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务院关于处理资产阶级工商业者退休问题的补充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6 05:56:51  浏览:925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务院关于处理资产阶级工商业者退休问题的补充规定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处理资产阶级工商业者退休问题的补充规定

1962年7月16日,国务院

为了妥善地安置年老、体弱或者多病和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资产阶级工商业者,根据国家既定政策,对“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作如下补充规定:
一、国营、公私合营企业中在职的资产阶级工商业者(指全面公私合营高潮期间和以前参加公私合营的资本家、资本家代理人和有定息的其他私方人员,下同,并简称工商业者),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五周岁,工作年限满五年,体弱或者多病而不宜继续工作的,经本人申请,可以退休。
二、工商业者退休以后,按月发给退休费,直到本人去世的时候为止。退休费的标准,工作年限在五年以上不满十五年的,为本人工资(包括高薪部分,下同)的百分之六十;工作年限在十五年以上的,为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七十。
三、工商业者因工残废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该退休。退休后的待遇,按照“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办理。
四、工商业者不具备退休条件,但因病或非因工残废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准其请长假,列为编外,并根据生活状况,按月发给相当本人工资百分之四十左右的生活费。
五、工商业者的退休和请长假,均需经主管业务部门审查批准,并发给退休或者请长假的证件。证件的式样,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委员会自行制定。
六、工商业者退休或者请长假的时候,本人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前往居住地点途中所需的车船费、旅馆费、行李搬运费和伙食补助费,均按本单位现行的行政经费开支的规定办理。
七、工商业者退休后的医疗待遇和去世后的丧葬补助费、亲属抚恤费,均按照“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办理。
八、工商业者退休或者请长假后的口粮供应标准和生活工业用品的供应标准,按照一九六二年六月一日“国务院关于精简职工安置办法的若干规定”办理。其中有些人原来享受的特需供应不予改变。
九、工商业者的工作年限,自参加国营企业或者公私合营企业工作之日算起。具体计算办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中关于工龄的规定办理,凡疾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进行医疗超过六个月的,超过期间,不算工作年限。
十、工商业者的退休费和请长假的人的生活费,均由企业行政开支。企业停产、关厂和被裁并的,由主管业务部门开支。
十一、工商业者退休或者请长假后,如果生活确有困难,在困难期内,分别情况,由工商业联合会或者企业单位酌情予以补助。
十二、对于年老、体弱或者多病的工商业者,原来采取“请长假,工资照发”的临时办法处理的,应根据本规定办理正式的退休手续,不再核算工作年限。他们自正式批准退休之日起,享受本规定的各项待遇。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不得擅自使用团中央名义从事赢利性活动和其他活动的通知

共青团中央办公厅


 

中青办发[1999]20号



关于不得擅自使用团中央名义从事赢利性活动和其他活动的通知



团中央各直属单位:

  最近,发现团中央个别直属单位及其下属机构擅自使用团中央名义,以及擅自授权团内外其他单位和个人使用团中央名义从事赢利性活动和其他活动的现象。这不仅给团中央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和不必要的法律纠纷,更为严重的是损害了共青团的政治声誉,损害了共青团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为杜绝这类事件,特通知如下:

  1.团中央各直属单位及其下属机构不得擅自使用团中央(包括共青团中央、共青团中央委员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等字样。下同)名义从事赢利性活动和其他活动。

  2.团中央各直属单位因工作需要确需使用团中央名义的,必须经书记处批准,由办公厅办理批复手续。团中央各直属单位不得擅自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因任何用途使用团中央名义。

  3.使用团中央名义的情况包括:

  (1)在正式注册的单位名称前冠以“团中央”字样;

  (2)在合同、协议中出现“团中央”字样;

  (3)赢利性活动的宣传品上印有“团中央”字样;

  (4)赢利性活动的广告中出现“团中央”字样;

  (5)使用团中央的信封、信笺;

  (6)直属单位所属人员在名片、临时工作证等证明身份的有效证件上印有“团中央”字样;

  (7)其他以明示或暗示的方式误导公众或经营合作方将团中央理解为赢利性活动的主体或担保方的一切行为。

  团中央各直属单位要迅速传达贯彻本通知,严格按本通知要求对照检查本单位及所属机构的经营活动。如发现有违反上述规定的情况,要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坚决纠正,并确保类似情况不再发生。以后,如再发生类似情况,团中央将追究有关单位和当事人的责任。

 

 


                          共青团中央办公厅
                         一九九九年九月十六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处理经乡(镇)人民政府调处的民间纠纷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处理经乡(镇)人民政府调处的民间纠纷的通知
1993年9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

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法院:
近年来,各地普遍反映,一些地方的民间纠纷,是经乡(镇)司法助理员调解后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不成,而由乡(镇)人民政府作出处理决定的,所制作的调解书或决定书,由司法助理员署名并加盖乡(镇)人民政府印章。如果当事人不服上述处理决定,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如何处理,希望最高人民法院予以明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依法、正确、及时地处理好民间纠纷,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审判工作实践,现特作如下通知:
一、民间纠纷未经司法助理员调解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处理,当事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不得以未经调处为由拒绝受理。
二、民间纠纷经司法助理员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又反悔,如果一方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先请求乡(镇)人民政府处理但不服处理决定而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作为民事案件依法受理,以原纠纷的双方为案件当事人。
三、人民法院对经司法助理员和乡(镇)人民政府调处的民间纠纷,在经审理后应当依法作出判决、裁定或者制作调解书。法律文书的内容不应涉及是否维持、变更或者撤销原调处意见,但如果原来所作处理有违背法律、法规的情况,应当依法予以纠正。
四、经司法助理员调解达成的协议或者经乡(镇)人民政府所作的处理决定,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人民法院不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