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行政许可若干制度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5-17 23:02:56  浏览:937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行政许可若干制度规定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印发《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行政许可若干制度规定》的通知

京劳社法发[2004]91号


各区县劳动保障局、开发区人事劳动保障局: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规范劳动保障行政许可行为,推进劳动保障依法行政工作,根据国家和北京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的工作要求,结合我市劳动保障实际工作,我局制定了《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行政许可若干制度规定》,经市局第四次局务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供学习和参考。
请各单位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工作制度,切实规范行政管理行为,确保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落到实处。


附件: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行政许可若干制度规定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二00四年七月八日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行政许可若干制度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本局行政许可事项的实施,根据《行政许可法》和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承办行政许可事项的局机关处室和局属事业单位(以下统称行政许可实施机构),对行政许可事项的办理和监督检查遵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章 行政许可公示制度

第三条 行政许可实施机构负责其所承办行政许可事项的公示。公示内容包括:
(一)行政许可事项名称
(二)行政许可设立依据;
(三)行政许可条件、标准;
(四)行政许可数量(许可项目有数量限制的);
(五)收费规定;
(六)行政许可申请以及办理变更、延期申请的方式、途径;
(七)行政许可审批流程、时限;
(八)申请材料目录;
(九)审批文书格式文本;
(十)监督电话、举报方式、法律救济途径;
(十一)其他需要公示的内容。

第四条 行政许可公示方式:
(一)在北京劳动保障网站进行网上公示;
(二)有条件的行政许可实施机构,在受理窗口采用布告、展板等方式公示。

第五条 有条件的行政许可实施机构,应当印制《行政许可办事指南》,供行政许可申请人自由索取。

第六条 申请人要求对公示内容作出说明、解释的,行政许可实施机构应当及时作出说明、解释,并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第七条 行政许可事项的相关内容发生变动时,公示内容应当即时更新。

第八条 更新行政许可事项相关内容,行政许可实施机构应填写《信息发布审批表》,经局法制处审核后,由信息中心负责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网上公示信息的变更,并由行政许可实施机构负责窗口布告、展板等方式公示内容的更新。

第三章 行政许可受理制度

第九条 行政许可实施机构受理人员接到申请人提交的行政许可申请(包括变更申请、延期申请)后,认真核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应当作好接待记录,并由申请人签字确认。

第十条 根据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行政许可实施机构受理人员按照以下原则处理:
(一)申请事项不属于本机构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
(二)申请材料存在错误,但可以当场更正的,应当允许并指导申请人当场更正;
(三)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在五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填写补正材料通知书交付申请人并做好相关情况记录,行政许可实施机构应当留存一份申请人签字的补正材料通知书。
(四)不能即时审批的行政许可,需要留下申请材料进一步审理的,应当填写材料交接清单,受理人员和申请人均应在材料交接清单上签署姓名及日期,行政许可实施机构应当留存一份。
(五)行政许可实施机构应当自接收申请材料之日起5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对于不予受理的,应当将不予受理理由在书面通知中写明。逾期未发出不予受理通知书的,自接收申请材料之日起即视为受理。

第十一条 行政机关出具的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通知书,应当加盖行政机关或行政许可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

第十二条 行政许可实施机构接收行政许可申请后未签署日期的,由此发生争议时以申请人主张其提交申请材料的日期为准。


第四章 行政许可时限制度

第十三条 行政许可实施机构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后,应当严格按照审批时限,根据下列不同情况及时做出审理决定:
(一)能即时作出许可决定的,应当当场作出;
(二)不能当场作出决定的,行政许可实施机构应当自受理之日起20日内作出决定。特殊情况,经行政许可实施机构的主管局长批准,可延长10日,行政许可实施机构应当将延期的理由和延长时间书面通知申请人;
(三)本局主办并与其他行政机关采取统一办理、联合办理、集中办理的,不得超过45日,经行政负责人批准,可延长15日,行政许可实施机构应当将延期的理由和延长时间书面通知申请人;
(四)依法应当先经区县劳动保障部门审查后报本局作出许可决定的行政许可,办理行政许可的时限同样以上述规定为准;
(五)许可单位,依法需要听证、鉴定和专家评审后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上述期限内,行政机关应当将所需时间书面告知申请人。
行政许可事项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对于审批时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四条 需要经过统一组织考试并根据考试成绩确定颁发资质、资格证书的,或者在一个年度中采取集中受理申请、集中评估、集中办理许可的行政许可事项,行政许可实施机构应当至少提前2个月公布集中受理申请期限等相关集中办理行政许可的信息,以保障申请人有获知信息并充分准备有关申请材料的期限。

第十五条 行政许可实施机构应该合理分配本机构内部各个审理环节的工作时间并做好工作记录。许可事项的决定日期以主管领导签批日期为准。

第十六条 许可证书或批准文书应自批准之日起十日内送达申请人。申请人应当在送达回证上签字,行政许可实施机构应该将送达回证归档。

第五章 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制度

第十七条 行政许可实施机构以及具有监督、监察职能的执法机构(以下统称监督监察机构),负有核查、监督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情况的职责。

第十八条 对被许可人实施行政许可事项情况的监督检查,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进行:
(一)书面审查;
(二)抽样检查、普查等实地检查;
(三)依据法律、法规进行年检;
(四)日常巡视监察;
(五)举报专查。

第十九条 监督监察机构根据被检查的对象,应制定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制度。除年检以外,每年检查被许可人数量应不低于审批许可总量的20%。

第二十条 行政许可实施机构和监督监察机构应向社会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对单位和个人举报的被许可人的违法情况,应依职权予以查处。对具名举报的,应当将查处结果告知举报人。举报人要求出具书面告知书的,应当以书面形式告知。

第二十一条 对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情况的监督检查,要由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共同进行。监督检查的情况和处理结果应当予以记录,并由监督检查人员签字后归档备查。

第二十二条 监督检查记录应当包括监督检查时间、地点、检查对象和内容、检查的基本情况以及检查结果,被监督检查人员和单位有权对记录中本人陈述部分提出修改、补充或者更正意见,经确认后,被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在记录上签名或盖章。

第六章 行政许可抄告制度

第二十三条 监督监察机构对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活动的检查情况以及对其违法行为的查处结果,应当及时通报。

第二十四条 监督监察机构对被许可人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时,若该行政许可事项不是本机关作出的,则监督监察机构应当依法将被许可人的违法事实、查处意见抄告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并根据实际需要移送相关材料,办理材料交接手续。

第二十五条 本局行政许可实施机构审批的被许可人实施违法行为,被其他行政机关查处并抄告我局的,该许可事项的审批机构应当立即做好相关材料的接受,及时研究、核查并提出处理意见,处理结果应当及时反馈对方行政机关。

第二十六条 对未经许可从事许可活动的,监督监察机构依法作出处理后,应将该违法事实与处理结果依本制度规定通告审批该行政许可事项的实施机构或相关其他行政机关。

第七章 行政许可档案管理制度

第二十七条 行政许可实施机构和监督监察机构应当对行政许可审批的相关材料和监督检查处理情况的记录认真保管,按照档案管理制度归档立卷。
行政许可审批档案应在行政许可决定送达之日起三个月内立卷归档。档案保管期限根据相关规定以及许可事项的期限确定。

第二十八条 对于已经批准的申报材料较多的行政许可,按照一事一档建档。其档案应当将审批决定以及送达回证放在最前面,其他材料应当按照行政许可的办理程序顺序排列,体现受理、审查、决定、送达以及监督检查情况的全过程。

第二十九条 对于不予受理、不予许可以及通过考试成批审理的行政许可事项,由于许可材料较少且不具有附件,其档案可以按照“周”或“月”、“季”为单位合订立卷,统一归档。

第三十条 在对行政许可事项监督检查过程中取得的相关材料、其他行政机关抄告的材料,应该按照行政许可事项种类、先后顺序归档立卷,以方便行政相对人查阅。

第三十一条 建立行政许可案卷评查制度。局效能监督检查小组每年定期评查行政许可实施机构审批行政许可事项的档案质量。评查的标准以《行政许可法》及相关规定为准。评查的结果纳入对行政许可实施机构的年终考核。

第八章 行政许可公众查阅制度

第三十二条 行政许可实施机构作出的行政许可审批结果和对被许可人监督检查情况,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内容外,一律予以公开,公众有权查阅。
公众可以在行政许可实施机构查阅行政许可审批和监督检查情况,其内容包括行政许可决定文书、被许可人提交的有关申请材料、行政许可年检以及监督检查情况等。

第三十三条 对于已经归档的行政许可材料,行政许可实施机构应制作简明目录,供公众查询。因合理要求,查询人需查阅详细材料的,行政许可实施机构可以协助其联系局档案室接待查阅。

第三十四条 查询人根据合理的需要,要求对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进行抄录、复制并要求行政确认的,应经行政许可实施机构负责人的同意。复制的费用由查询人承担。

第九章 附 则

第三十五条 本《规定》未涉及的有关行政许可制度按照国家和本市以及我局相应的规章制度执行。

第三十六条 本《规定》有关内容由北京市劳动保障局法制处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规定》自2004年7月1日起实施。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商业部关于铁路货物运费、装卸费分摊问题的几项规定的通知

商业部


商业部关于铁路货物运费、装卸费分摊问题的几项规定的通知

1985年3月21日,商业部

随着铁路部门对铁路货物装卸费率的改革,运费与装卸费分别开单核收,给商业、供销发、收货单位的商品运输费用如何分摊带来一些新问题。现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作如下规定:
一、对实行送货制的商品,送货到要货单位的运费和装卸费用,均由发货业务单位承担;对有些商品负责送到收货单位所在地或邻近车站交货的,其卸车费由收货单位承付。
二、对集中办理运输单位或几个业务单位,采取多品种合装整车的装卸费,可按照收取运费的方式,开具运杂费分割单,向收货单位结算。
三、供货合同交接办法中对运杂费用有明确规定的,按原有关规定办理;如购销双方在签订合同或协议时,对运杂费用的负担有明确划分的,按购销双方的规定办理。
以上(包括整车和零担)请即转告所属有关单位按此办理。


石家庄市罚没财物和追缴赃款赃物管理办法

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石家庄市罚没财物和追缴赃款赃物管理办法

(1994年6月4日市人民政府第十二次常务会议通过,1994年6月8日市人民政府令第48号发布)

第一条 为加强罚没财物和追缴赃款赃物的管理,保护国家利益,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持社会经济秩序,根据《河北省罚没财物和赃款赃物管理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市属以下及中央驻石的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法律、法规和规章授权的组织(以下简称执法机关)罚没的财物和追缴的赃款赃物的管理,按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 执法机关应加强罚没财物和追缴赃款赃物的管理,设立专门帐户,建立登记、保管、交接和结算制度,按规定上交和处理罚没财物和追缴的赃款赃物,并接受财政、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四条 石家庄市财政局是全市罚没财物和追缴赃款赃物的主管机关,并负责市属及中央驻石家庄市区和郊区执法机关罚没财物和追缴的赃款赃物的管理工作。
县(市)、区财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执法机关(省直执法机关及石家庄市财政局管理的除外)罚没财物和追缴的赃款赃物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 执法机关罚没财物或追缴赃款赃物(以下简称罚没),必须有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据;法律、法规和上级规章中未明确罚没标准的罚没条款,应制定本级规章,明确罚没标准后方可执行。
第六条 执法机关应按下列程序办理《罚没许可证》:
(一)持罚没依据到当地财政部门(市属及驻石家庄市市区和郊区的中央执法机关到石家庄市财政局)申请注册登记;
(二)经财政部门审查同意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法制工作部门审核备案;
(三)由本级人民政府核发《罚没许可证》。
未取得《罚没许可证》的执法机关作出的罚没决定,有关单位或个人有权拒绝执行。
第七条 《罚没许可证》载明的罚没依据、罚没项目、罚没标准、罚没范围变更的,执法机关应自发生变更之日起二十日内到发证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执法机关因合并、分立、撤销或改变隶属关系的,必须到发证机关办理《罚没许可证》的变更、注销登记手续。
第八条 发证机关应公告《罚没许可证》核发、变更、注销情况。公告内容应包括:
(一)执法机关名称、法定代表人姓名;
(二)罚没许可证编号;
(三)罚没依据、项目、标准、范围;
(四)其他事项。
第九条 执法人员实施罚没行为时,必须出示执法证件,开具罚没票据。除现场处罚外,交款人应按规定时限到指定地点交纳。
罚没票据必须加盖执法机关财务专用章或罚没专用章,并由执法人员签名盖章;否则,有关单位和个人有权拒付、检举和控告。
除另有规定外,罚没票据由石家庄市财政局统一印制、发放、监督销毁。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自行印制、发放、转借、买卖、销毁罚没票据或声明作废。
第十条 执法机关追缴的赃物,应经价格管理部门评估作价。
第十一条 罚没物资和追缴的赃物,除不应退还或不能退还的外,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黄金、白银(含银元、金银饰品)、文物、毒品、枪支、弹药、违禁品、淫秽物品、破坏性物品等特殊罚没物资和赃物,交银行、文化、医药、公安等专门机关(机构)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二)粮油或鲜活商品,由执法机关以公开拍卖形式处理;
(三)其他物品由执法机关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二条 执法机关应在结案之日起当月内将收缴的罚没款、赃款,专门机关(机构)支付的罚没物资和赃物处理价款、特货补助费及拍卖价款等罚没收入上缴国库。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拖欠、截留、坐支、挪用、私分罚没收入。
第十三条 执法机关应使用“一般缴款书”上交罚没收入,有关单位应按《国家金库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办理缴库手续。除因错案可以退还罚没收入外,财政部门不得办理罚没收入退库。
除另有规定外,罚没收入一律上交同级国库。其中驻石家庄市市区和郊区的中央执法机关(海关、铁路和外汇管理部门除外)收缴的罚没收入和赃款赃物,全部交入市国库。
第十四条 执法机关应在每月终了后五日内,向财政部门报送罚没财物和追缴赃款赃物报表和办案费支出报表;年度终了后十五日内,将全年的罚没财物和赃款赃物的收缴处理情况书面报告财政部门。
第十五条 执法机关在正常经费以外确因办案增支的,可向财政部门编报办案费用补助预算,经审核同意后专项拨款。
第十六条 执法机关应按下列开支范围使用办案补助费:
(一)按规定发给案件告发人、协助破案的单位和个人的一次性奖金;
(二)办案宣传费、文件资料印刷费、化验鉴定费等办案业务费;
(三)侦查、调研、审理案件的差旅费以及办案专门会议费等侦缉调查补助费;
(四)扣押和罚没物资的运输、仓储、整理等费用;
(五)经财政部门批准的其他开支。
办案补助费不得用于增加人员编制及其他属于正常业务经费的各种开支,严禁用其发放奖金。
第十七条 对违反本办法的单位、个人、按下列规定处罚:
(一)对没有罚没依据而实施罚没行为的单位或个人,由其上级主管机关和监察部门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并责令其退回罚没财物;
(二)未领取《罚没许可证》,而行使罚没权的,由财政部门和政府法制部门给予通报批评,并没收非法所得;
(三)擅自印制或使用非法罚没票据的,由财政部门没收其所得,销毁非法票据,并由其上级主管机关对直接责任者给予行政处分;
(四)对擅自承印罚没票据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五)转借、私自买卖和销毁统一罚没票据的,由财政部门没收非法所得,并处每份票据30元以下的罚款;
(六)不按规定处理罚没物资和赃物或拖欠、截留、坐支、挪用、私分罚没收入的,由财政部门追回罚没款物,扣拨其机关经费,并由其上级主管机关给予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者行政处分;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七)不按规定开支范围使用办案补助费的,由财政部门予以追回,并扣拨其机关经费。
 第十八条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内部查处违法案件追缴赃款赃物的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九条 本办法具体应用问题由石家庄市财政局解释。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