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几内亚比绍共和国政府关于中国增派医务人员赴几内亚比绍工作的换文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30 21:04:50  浏览:894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几内亚比绍共和国政府关于中国增派医务人员赴几内亚比绍工作的换文

中国政府 几内亚比绍共和国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几内亚比绍共和国政府关于中国增派医务人员赴几内亚比绍工作的换文


(签订日期1985年3月18日 生效日期1985年3月18日)
             (一)我方去文

几内亚比绍共和国卫生部长
亚历山大·努内斯·科雷亚阁下
阁下:
  我谨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确认,我们双方经过友好协商,达成协议如下:

 一、根据卡松果新医院工作的需要和几内亚比绍共和国政府的要求,中国政府同意向现中国医疗队增派四名医务人员即:小儿科医师一名、妇产科医师一名、牙医一名,护士长一名。

 二、有关上述人员的费用负担原则和在几内亚比绍工作期间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将按照中、几比一九八四年五月四日在比绍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几内亚比绍共和国政府关于中国派遣医疗队赴几内亚比绍工作的议定书》有关规定办理。
  以上如蒙阁下复函确认,本函和阁下的复函即成为中、几比两国政府一九八四年五月四日签订的《关于中国派遣医疗队赴几内亚比绍工作的议定书》的组成部分。
  顺致最崇高的敬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几内亚比绍
                        共和国大使馆 临时代办
                           千昌奎(签字)
                         一九八五年三月十八日

             (二)对方来文

比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临时代办
千昌奎先生阁下
阁下:
  我谨代表几内亚比绍共和国政府确认,我们双方经过友好协商达成协议如下:
  (内容同我方去文)
  顺致最崇高的敬意。

                     几内亚比绍共和国卫生部长
                    亚历山大·努内斯·科雷亚(签字)
                       一九八五年三月十八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价格行政处罚文书示范文本的通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价格行政处罚文书示范文本的通知

发改价监〔2013〕68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物价局:
  为规范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实施价格行政处罚的文书,提高案件办理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价格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反价格垄断行政执法程序规定》等法律、规章,我们制作了《价格行政处罚文书示范文本》(以下简称《示范文本》),现印发你们,并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示范文本》对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制作价格行政处罚文书起示范和参考作用。各级价格主管部门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可以对《示范文本》进行适当删减或者增补。
  二、《示范文本》不再包含行政复议类文书,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办理价格行政处罚引发的行政复议,应当依据《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关于印发〈行政复议法律文书示范文本〉的通知》执行。
  三、各级价格主管部门依法查处行政机关违反规定收费行为,适用本《示范文本》。
  四、《示范文本》中的《查询银行账户函》、《查封(扣押)决定书》、《解除查封(扣押)决定书》、《中止调查决定书》、《恢复调查决定书》、《终止调查决定书》等六项文书,为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价格主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开展价格垄断案件调查时使用的文书。各级价格主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查办案件时,不使用该类文书。
  五、《示范文本》不含价格主管部门在行政处罚过程中形成的内部工作流程性文书。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法律、法规、规章,自主决定立案、案件调查报告、案件讨论记录、结案、销案等内部工作流程的文书形式和内容。
  六、《示范文本》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原《国家计委关于印发价格监督检查文书格式的通知》(计价检〔2001〕1797号)同时废止。2013年7月1日前立案,持续到7月1日仍未结案(销案)的案件,可以继续按原计价检〔2001〕1797号文件执行。
  附件:价格行政处罚文书示范文本(略)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13年4月3日












本案以集体土地使用权为银行贷款担保是否承担赔偿责任

作者:王卫国 江西省吉水县人民法院


案情简介:
1996年4月18日,罗某为了经营粮油加工厂,与中国银行某支行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向该支行借款12万元。同日,谢某与该支行签订了一份抵押担保合同,约定以谢某享有的集体土地使用权为该12万元借款提供抵押担保,同时谢某向该支行提供了集体土地建设用地许可证。另查明,谢某签订合同时已在该集体土地上建有一层民房,该房价值4万元,其中土地使用权的价值经评估为1万元。
上述借款逾期多年,罗某因经营不善无力偿还银行借款及其利息,为此,该行起诉到法院,要求判令罗某偿还借款及其利息,判令谢某承担赔偿责任。
本案中,判令罗某偿还借款及利息没争议,但对谢某的赔偿责任有以下三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谢某以集体土地使用权为贷款提供担保,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担保无效;但谢某的无效担保行为促使银行向罗某提供贷款,谢某应知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其对担保无效与银行存在混合过错,按照过错责任相抵原则,且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担保法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规定:债权人、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二分之一,故应判决谢某承担6万元及其利息的赔偿责任。
第二种意见认为:谢某与银行签订的担保合同无效,谢某与银行存在共同过错,应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即谢某应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该责任在性质上属缔约过失责任,根据缔约过失责任理论,其赔偿责任范围不应超过履行合同责任范围,因此谢某应在土地使用权的价值范围内按第一种意见承担责任,即应判决谢某承担1万元的赔偿责任。
第三种意见认为:谢某与银行签订的担保合同因违反法律的规定而无效,但谢某在合同中仅承担提供担保的义务,不享有任何权益,属单务无偿的行为,我国法律对无偿行为所要求的注意义务有所减轻,并给予了特殊的保护;相反,银行在担保合同中只享有要求承担担保责任的权利,不承担任何义务,且其是在管理自己的债权,本应尽到善良管理人的充分注意。此外,担保合同为所担保债权的从合同,先有借贷关系的主合同,后有担保债权的从合同,为此,谢某提供集体土地使用权的行为促使银行向罗某放贷的因果关系不成立,而是先有银行的放贷行为后有谢某的担保行为,对银行债权的损失主要是由罗某无偿还能力造成的。而且银行作为金融部门,相对于作为农民的谢某,其应有充分注意法律禁止性规定的合理期待。本案中银行连抵押物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一般审查义务都未尽到,应视为其明知或应知合同无效,只要谢某不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担保无效造成的损失银行将丧失请求赔偿的权利,而应由其自行承担。故应判决驳回银行要求谢某承担赔偿责任的请求。
笔者赞同第三种意见。